梁王池苑罢经过,古木残云奈尔何。莫放流音空袅袅,行人长少夕阳多。
古木山禽图。明代。王恭。梁王池苑罢经过,古木残云奈尔何。莫放流音空袅袅,行人长少夕阳多。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东村暮归经罗侍御墓缅怀知旧恻然兴哀兼呈同志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云日苍茫合,东郊暮雪时。古台斜落影,青嶂迥含姿。泽静龙蛇远,山寒雁鹜饥。亲交半丘墓,愁诵七哀诗。
寄南都毛明府正之。明代。谢榛。久宰南都邑,乌台空荐书。讵知人事巧,翻使宦情疏。梅雪清相映,山云澹自如。大江春水发,应有北来鱼。
从潼关至华阴西岳庙 其二。清代。陆耀遹。琼宫绀宇郁嵯峨,遍访遗碑玩古柯。万树晴云浮太华,四山春水下黄河。咸阳建策貂裘敝,杜曲韬弓虎迹多。不信此生难自断,更从画壁恣摩呵。
别山上人房看牡丹。明代。区大相。净土幻名花,春藏大士家。药王施法雨,天女散朝霞。妙相都无染,空香亦自奢。此真色色界,不是竞繁华。
七夕。金朝。郦权。缥缈针楼外,天教彩羽过。步云榆送影,拂月桂交柯。绣缕萦芳袂,瓜莲得巧梭。嫦娥如解妒,还与试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