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色脩脩覆石根,春风曾见长儿孙。清时好制虞庭乐,何事青青老故园。
书朱氏家藏墨竹。明代。王恭。丛色脩脩覆石根,春风曾见长儿孙。清时好制虞庭乐,何事青青老故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奉寄崔伯易。宋代。王令。功业尝闻亦有时,可能天命出依违。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
青峰山壮图轩。宋代。程瑀。溪流汹涌激溪垠,土木颓移岁月新。为问寺前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人。
赤城馆。宋代。虞集。雷起龙门山,雨洒赤城观。萧骚山木高,浩荡尘路断。鱼龙喜新波,燕雀集虚幔。开户微风兴,倚杖众云散。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七十一。元代。张昱。黄公垆榜大金书,门外长停右姓车。请教宫缯来换酒,悲歌始是醉之馀。
答方景武。明代。黎民表。尺书千里托飞鸾,烽火飘零涕泪看。大将此时思剧孟,故人从古重任安。梦回紫气重关隔,心折黄榆片月寒。白首戎旃应不误,疏才今愧请缨难。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 其一 正月。元代。吴景奎。曲尘丝拂晴波暖,霁霭空濛烧痕浅。含章宫中万玉妃,粉花点额芳霏霏。条风东来初解冻,蝴蝶吹醒花底梦。翠鬟梳罢玉纤寒,綵燕衔春上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