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桑亲受诀,复饮上池清。卖药宁论价,还山尚隐名。
杏林春露积,桔井野泉平。见遇能医国,何辞缨冕荣。
与医者遇诗以赠之。明代。王恭。长桑亲受诀,复饮上池清。卖药宁论价,还山尚隐名。杏林春露积,桔井野泉平。见遇能医国,何辞缨冕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其十。明代。王世贞。北风高枕便羲皇,佳景无多畏景长。争似侬家祗树苑,六时何处不清凉。
谕俗二律 其二。明代。张弼。二月从师八月休,野师端只为身谋。读书大义全抛弃,讼谍浮词苦应酬。颜子高资盲礼乐,董生笃学废春秋。从今旧俗堪湔洗,矻矻穷年事讲求。
送曹新民归东州。明代。袁凯。十年西浙曳长裾,千里东归指旧庐。原上鹡鸰终有托,旅中嬴博近何如。朝廷未拟申公使,弟子犹传伏胜书。江草江花总无限,为君今日重嗟吁。
九支池二首。宋代。李新。万里车书自一家,新城蜿蜿卧龙蛇。路民已别东西日,楼鼓初闻早晚衙。洗出云岩销虎穴,扫开烟瘴离椒花。受廛不惜躬耕去,欲与滕公度岁华。
奉寄献恭叔父。清代。叶在琦。寒澌缓缓回春流,闸河不任浮轻舟。空斋腊去六十日,短梅疏花为客留。梅花留客看春雪,三月西湖有此不。浙中山水夙缘重,官辙过处皆曾游。昔来趋庭不谒郡,潇洒题诗八咏楼。今来下车谕父老,邻邑人识新君侯。中年最乐奉亲事,况自官舍涓兰修。愉愉门内涤牏器,善气已动舆人讴。琦也弱岁从诸父,僧院镫火春徂秋。栖鸦暮满窗外树,斜月照见低枝樛。依稀此景但畴昔,辗转人海嗟萍游。新岁岭外有消息,阿叔奉檄归梧州。仲兄匆匆别数月,踪迹尚滞藤溪头。惘然当别念家事,未敢孟浪干时忧。都门送人已屡屡,居者不去宁无求。颇思十亩有收获,胜似朝市为身谋。高堂康健慰游子,宁赡邸费无归休。亲慈自望可树立,力薄欲进途无由。求才正亟汰冗长,太仓鼠雀能勿羞。还家温凊帅群季,何有郁郁思八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