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阁悬灯暗复明,满林凉雨落秋声。别来多少湘江水,尽向苍梧叶上倾。
客中夜雨。明代。王恭。孤阁悬灯暗复明,满林凉雨落秋声。别来多少湘江水,尽向苍梧叶上倾。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淑姑诗。清代。姚燮。月在中,井水明,匪井水之明,姑之心。今日为王氏姑,明日为李家妇。茑萝系乔枝,同心誓相守。金镮双威甤,母欲夺之。金镮不可断,姑心不可转。金镮可断,井水可浊。姑心不可转,姑身不可辱。母知有姑,姑知有夫。鸳鸯铩其羽,安能傍鸥语?生不同室,死或同穴。井水之清,金镮之贞。
七言答老农。宋代。沈遘。圣主仁恩务息民,收兵方外卷威神。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
寿崔帅卿七绝。宋代。洪咨夔。纷纷传檄方言战,猝猝囊金又说和。谁信规摹须早定,计然半策不须多。
芦。唐代。陈景沂。风雨萧萧夕,春寒灯较昏。茅檐数椽屋,荻浦几家村。网到江鳞活,沽来市酒浑。焙衾共结局,一觉眇乾坤。
晚兴。明代。皇甫涍。怅望林峦返照微,渚烟江树净冬辉。篱边黄菊人方逸,湖上青山兴不违。斜月暗催渔唱起,片云遥伴鹤飞归。近来好事相过少,落尽寒霞独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