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袖玉颜酡,摇落襟期奈尔何。一自雁池清赏后,梁王宾客已无多。
题木芙蓉。明代。王恭。西风吹袖玉颜酡,摇落襟期奈尔何。一自雁池清赏后,梁王宾客已无多。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独客二首 其二。宋代。董嗣杲。官治寄栖冷,僧楼凝望遥。江山延客眼,风雨聚秋宵。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莫能谙食味,心迹转寥寥。
题冯子振横幅荷花图。元代。柯九思。水殿风生酒力微,三千宫女绿荷衣。美人应妒花随去,月上瑶阶未肯归。
依韵和蔡天启任四明绝句三首时暂来四明便还丹阳颇不乐此后篇为四明解嘲 其二。宋代。晁说之。真隐閒从鄮县来,三山仙蕊眼中开。此身自有华阳洞,肯学秉阳叹老槐。
五羊城遇张顺论旧有怀 其一。宋代。王称。匹马到炎荒,逢君鬓已苍。邑人传左语,官树隐殊乡。感旧看长剑,缄情忆缥囊。明朝愁又别,天海共茫茫。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宋代。王安石。皖城终岁静如山,府掾应从到日闲。一水碧罗裁缭绕,万峰苍玉刻孱颜。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揽辔羡君桥北路,春风枝上鸟关关。
折杨柳枝词戏赠朱文昭。元代。黄哲。绿阴驰道绕隋宫,拂雨撩烟送晚风。万树千条都折尽,不堪回首画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