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
秋宴御风台。明代。王恭。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但得玉壶频有酒,此身长健且登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游仙曲 其四。明代。徐熥。云里骑龙访列仙,羽衣霞佩去翩跹。不知一枕邯郸梦,游遍神州几洞天。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唐代。李涉。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