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
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
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
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寒夜宴集陈拙脩西轩。明代。王恭。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督兵后还省发吉州。明代。蔡汝楠。劳师久驻碧江濆,白鹭青螺证昔闻。已挂归心行省月,尚余游兴隔洲云。曲滩枫叶回渔棹,两岸芦花叫雁群。堪叹清波照尘绂,关山羽檄转纷纷。
和颜长官百咏·负薪。宋代。朱继芳。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风雨萧萧黄叶滑,未行十步两三休。
杂诗二十首 其六。明代。张元凯。天上白玉虹,延袤十万里。昭回下紫溟,飞来跨瑶水。仙人挟之游,飘飖靡所止。祖骞寻河源,浮槎适孔迩。长揖银汉间,相遗赤虬履。乃饰双明珠,加缘五色绮。提携未轻著,纳令授孙子。千载俟风云,一附鸾鹤起。
送严翰林还京。明代。徐问。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
秋日杂咏六首 其四。明代。王夫之。物候天涯改,秋心闭户知。露垂窗影乱,云薄曙光欺。密字微吟缓,疏藤上纸迟。蘋风相假借,小住得支頣。
苏州府吴县朱良知 其一。明代。海瑞。批鳞直夺比干志,苦节还同孤竹清。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萧条棺外无馀物,冷落灵前有菜羹。说与傍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