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色疑蒙顶雾,香讶武夷泉。
林屋人稀到,山厨手自煎。愧无琼玖报,徒此寄云笺。
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明代。王恭。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色疑蒙顶雾,香讶武夷泉。林屋人稀到,山厨手自煎。愧无琼玖报,徒此寄云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四。明代。祝允明。五月江湖风雨多,钓矶平没夜来波。深林中有扬雄宅,莫怪时人载酒过。
王氏螟罗氏子。宋代。邵雍。庚星一点光无涯,日来飞入江东家。江东江左旧声气,叔氏得之真差事。归来瑞光凌九霄,叔氏喜亦迎眉鬓。家人惊起偏物色,袖中却得真英物。螟蛉须信逢蜾蠃,莫惜丁宁长类我。他年解有速肖时,会振风流旧江左。
鹤林寺。宋代。林景熙。流水苍松石迳斜,瓮城城外梵王家。仙林不返云巢鹤,僧钵曾移海国花。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
挽淩溪子。明代。黄衷。别子洪都日,盘胸藻绣明。时花争艳曲,春水送蜚声。问讯惊容减,追谈感岁更。怕经淮海曲,恐值众芳生。
送薛吉士给养病。明代。李东阳。十五年中两校文,多才频见出人群。金门漏永平明入,玉署书声半夜闻。别梦几回欹枕月,归心一片渡江云。须知馆阁储贤地,可见词章是策勋。
别舒汝德给舍兼订春还之约。明代。陈吾德。共泛归槎锦水浔,一尊岐路惜分襟。明河夜落西征赋,白日秋悬近侍心。七泽风高闻断雁,五陵花发待华簪。经途不负淮南约,迟尔同扳桂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