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雨后秋山。明代。王恭。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姑苏台。元代。吴景奎。乌喙难忘石室囚,苧萝西子入长洲。鸱夷若裹奸臣去,麋鹿安能此地游。落月当门悬目恨,远山颦黛捧心愁。后人俯仰悲陈迹,独倚阑干对虎丘。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明代。谢元汴。谐世无长策,青山作比闾。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宁许续天问,偏当赋子虚。依稀尧禹迹,俯仰此焉如。
任城待闸再柬龚观察子勤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高牙犹矗岱云间,松色徂徕堕翠鬟。北望燕幽饶大陆,东回齐鲁半名山。中流鼓吹洪涛静,远岸楼台碧海閒。一代循良宁久借,春风明月向朝班。
和饮酒二十首 其九。明代。黄淳耀。吴趋百货集,日中市门开。轻重各相得,龟贝俱满怀。一夫怀尺璧,坚卧与时乖。问子何高尚,又复非岩栖。什袭诚已勤,不如荐涂泥。荅言万乘宝,贵与连城谐。捉裾使尔观,我宁怀宝迷。一市更俳笑,拂衣我将回。
三公柱石篇。明代。徐渭。云中秋色明如画,胡儿贡马临城下。却言太师今者谁,令公姓贾家遵化。辫椎万帐闻姓名,免冑蹲靴不敢声。从今款段谁将市,纵有骅留匿不成。令公威名有如此,茂龄甫跻四十四。中朝柱石自擎天,北门锁钥宜强仕。古有梦松者,十八而为公。荣华何太早,桃李争春风。令公黄发会有时,此际凌烟画未迟,进贤高冠如覆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