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虞美人 其三。宋代。张元干。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东园四时词 其四 冬。明代。胡应麟。雪片高天坠草庐,瑶台鸾鹤望清虚。梅花万树孤山下,何似桥头策蹇驴。
喜汉槎入关和健庵先生原韵。清代。陈维崧。当时彩笔撼江关,数子声名天地间。讵料文章遭贝锦,偏教冰雪炼朱颜。廿年苦语三更尽,万里流人二月还。不信娥眉真见赎,感恩我亦泪潺湲。
传闻。明代。陈子壮。远土生何薄,传闻心益烦。匹夫无怀璧,一水即招魂。驯养终鹰眼,讥关失虎门。南征非薏苡,推毂敢云冤。
公子家。元代。宋无。朱门当道拥高槐,拂晓鸣驺散乳鸦。红叱拨骄矜閤匝,黑昆仑黠解琵琶。姬将银归烧明月,犬带金铃卧落花。不信铜驼荆琐裹,百年前是五侯家。
醉後题壁。宋代。杨万里。夜寒星斗挂屋椽,我辈把酒不问天。语声未怕惊天上,只愁惊起白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