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尽性时。若圣与仁虽不敢,乐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闲暇,绰绰情怀正坦夷。心逸日休难状处,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九十六。宋代。邵雍。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尽性时。若圣与仁虽不敢,乐天知命又何疑。恢恢志意方闲暇,绰绰情怀正坦夷。心逸日休难状处,尧夫非是爱吟诗。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杂咏五首 其三。宋代。韦骧。蝈氏官亡种类滋,脰鸣连党欲何为。喧然无理令人恶,忆著昌黎吏部诗。
梁忠信平远山水。金朝。刘迎。忆昔西游大梁苑,玉堂门闭花阴晚。壁间曾见郭熙画,江南秋山小平远。别来南北今十年,尘埃极目不见山。乌靴席帽动千里,只惯马蹄车辙閒。明窗短幅来何处,乱点依稀涴寒具。焕然神明顿还我,似向白玉堂中住。濛濛烟霭树老苍,上方楼阁山夕阳。一千顷碧照秋色,三十六峰凝晓光。悬崖高居谁氏宅,缥缈危栏荫青樾。定知枕石高卧人,常笑骑驴远游客。当时画史安定梁,想见泉石成膏肓。独将妙意寄毫楮,我愧甫立随诸郎。此行真成几州错,区区世路风波恶。还家特作发愿文,伴我山中老猿鹤。
江上。唐代。李兼。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苹花间红碧。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云间落帆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送白湛作尉金溪。元代。范梈。离思已无极,尊前况夕昏。闭门六月雨,行李万重云。远禄年虽壮,名家代不群。县人迎主簿,应似大浮君。
追挽树参兄。清代。曹廷梓。君子同祖兄,幼小未相识。大父即世时,相见客堂侧。君年十四五,来此共晨夕。惟予及佑之,与君最莫逆。转眼各分飞,君颇不自惜。数年事樗蒲,衣履拚一掷。数年歌饭牛,身执奴隶役。骏马堕深堑,跃起势腾踯。奋足向康衢,回首万钧力。折节肃至忠,见赏高季迪。香山白先生,雅意勤指拭。濯淖污泥中,还为光明璧。存心既愈坚,饥寒亦愈迫。枵腹谈诗书,谋道且谋食。文坛既拔帜,家乃徒四壁。浪迹游兰陵,交游尽硕德。笔耕既逢年,家储有担石。心惊我后人,举案恒戚戚。倾囊购侍姬,再索而再得。得子囊复空,杏林谈命脉。青箱易砚田,未免为人惑。救贫更益贫,贫病转相逼。握手半月馀,悲哉已易箦。屈指数十年,回首空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