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及晓赴初光,山课催人亦太忙。一路芜烟须尽扫,满空松雪正飞扬。
重葺山居十绝 其三。明代。郭之奇。披衣及晓赴初光,山课催人亦太忙。一路芜烟须尽扫,满空松雪正飞扬。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郭之奇。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山上树。唐代。于武陵。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高塘桥。宋代。高衡孙。碧荷色犹懒,紫花香渐多。过桥通故里,分界入新河。土润何功治,沙平不用磨。衣冠今已矣,从此想鸣珂。
观岸树。元代。方回。行舟观岸树,意若有不足。岂惟树柳杨,亦颇间篁竹。猥琐匪大材,谁谓真不曲。北风稍向南,南风稍向北。弱质不自由,随风作反覆。我家有乔松,似是千秋木。下无藤萝缠,上无禽鸟宿。清阴荫百亩,颜然立于独。八面吹不动,矧肯变寒燠。是可托吾庐,隐居于此卜。焉能江湖间,浪与此辈逐。
水龙吟 怀雪香季妹。清代。顾信芳。瘦红庭院销魂,离心恰比梅心苦。无穷山色,无情杜宇,催人归去。前度分携,今番别恨。鬓霜千缕。更那堪、一抹裙腰芳草,又还认,来时路。依稀雁行联袂,忆曾向,啸台同步。篱外吹香,帘边伴影,素蟾初吐。何事多情,和天也妒,竟成睽阻。这相思、何日重来花底,对伊家诉。
江城子。清代。樊增祥。藕花深处晚凉多。橹声和。柳边过。一角遥山,轻点镜中螺。月下红楼楼下水,人不见,但闻歌。生衣著酒玉颜酡。不寻他。奈情何。又道沅江,烟水软于罗。欲采蘋花将尺素,难寄与,托微波。
自颍昌归任况之有诗次其韵。宋代。苏过。暂抛彭泽故园归,趁见春山笋蕨齐。不谓简书诚可畏,便寻渔钓欲重携。故人念我勤车马,走笔题诗寄象犀。欲遣长须无以报,太牢滋味愧羹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