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
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
汝虽笑我我笑汝。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江陵王令骨为灰,
车来嫁作尚书妇。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和乐天示杨琼。唐代。元稹。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谕宝二首 其一。唐代。元稹。沈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沈。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刻为传国宝,神器人不侵。
济上夜泊寄杜秘教。宋代。祖无择。十幅薄帆一竹篙,随流逐良我心劳。几程烟水秋光远,半夜星河天气高。正想黄陂何淼淼,可怜禹渎更滔滔。犹欣明发谐相见,愿奉清言散欝陶。
赋玛瑙笛。宋代。孔武仲。羌儿吹笛作龙吟,中有太古之纯音。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谁知巧匠寻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云谷之竹色黯黯,浅紫轻红花映雨。正声隐显初无端,造化推移指法间。黄锺妍美霜朝暖,无射凄凉暑月寒。轺车走遍天南北,此笛此声何处得。韬之湘竹川锦囊,广坐聊持炫宾客。弘农学士九尺长,颊颧山起鬓髯张。从容奏罢阳春曲,气衰坦腹眠绳床。由来雅器自有合,不与教坊管弦杂。君不见开元名臣宋侍中,手挥羯鼓疾如风。
元夕。明代。李梦阳。千年烂熳鳌山地,少小看灯忽二毛。兵后忍闻新乐曲,月前真愧旧宫袍。南州楼阁烟花起,北极风云嶂塞高。怅望碧天聊独立,夜阑车马尚滔滔。
送杨楚亭太史王柱山侍御外转闽蜀藩臬。明代。冯琦。分袂俱千里,同袍尚几人。非关劳侍从,讵合走风尘。天尽刀州路,云迷剑水津。莫辞今夕醉,犹对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