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瞠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答冲雅上人亦草书并诗。宋代。梅尧臣。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懒瞠长须奴,挂壁不扫埃。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自严滩至新安途中纪兴十首呈司马汪公 其二。明代。胡应麟。一滩高一丈,滩尽到天都。叠嶂云飞动,阴厓日有无。辛夷残紫落,踯躅乱红敷。独少行云庙,分明入峡途。
张子房遇黄石公图。宋代。郑思肖。三度桥边伺老仙,始将兵法尽相传。不知蹑足此一计,还出书中第几篇。
蓬莱山。宋代。连三益。蓬莱一境最奇哉,门外坑流傍石隈。巨竹不知何日裂,乔松总是昔年栽。石移莫匪神功运,岩築更无山鬼来。料得众僧行道处,天花馥郁遍苍苔。
贺郡守生辰二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鹊印铜钩几世传,门中人物自超然。高文大笔无双誉,紫府丹台第一仙。会见黄眉三洗骨,谩劳青史再编年。西林恐未容归隐,将有追锋下九天。
送夏力庸亲家自户郎请告归义安集杜 其二。明代。黄锦。得承休沐主恩宽,归到庭中腊正残。更喜新纶光梓里,兼看稚子荐椒盘。莲峰地暖花常蚤,桑浦春深荔渐丹。得意每逢吉善事,忍令四海尽痍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