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
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
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虾。宋代。梅尧臣。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探芳信 暮秋月夜,时方因病止酒,用王碧山韵。清代。王策。夜如昼。奈花径无花,酒徒断酒。月仍前度月,人谁旧年旧。谩愁髀肉生閒里,落得平消瘦。况饥村、突冷馀尘,井荒缺甃。海气耳边骤。怕鲸欲移宫,鳌思翻岫。晴过今宵,来夜再晴否。霜风又捲山松发,秃似瞿昙首。更何言、栗里门前病柳。
鸳鸯湖棹歌 之三。清代。朱彝尊。春城处处起吴歌,夹岸疏帘影翠娥。一叶舟穿妆阁底,倾脂河畔落花多。
去常德州中感赋。清代。秋瑾。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将归香山旧隐留别刘汉臣 其一。明代。何巩道。归似征鸿爱及秋,家山多半是曾游。童年种树闻遮路,往事题诗忆在楼。他县岂能淹八口,故人偏肯送孤舟。亦知定有秦川梦,难共流澌到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