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唐代。李端。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赠况生药湖别业。明代。王世贞。兹湖信灵境,灵境贵所招。维昔真人居,药就凌璇霄。旗峰感女泽,环江导宾潮。湛符填簸荡,遗砂寿肖翘。至今清泠府,万象不得骄。恍若太阳升,神丹现中宵。金波迎潨射,玉衡澄泬寥。枉汭款柔飔,阳荑配阴条。天鸡忻孳育,朱鲤恣陵跳。披岩肉芝长,犯雪黄精苗。秀郁钟故奇,象胜理自超。况生结精庐,窈窕临湖皋。杯中泻云物,镜端行渔樵。亮无晨风翰,偕子以逍遥。勺水甘谷如,服食等松乔。
东台。宋代。李彭。门巷依依称意苔,杖藜野色逐人开。马驹卓锡今应在,康乐翻经那复来。云物苍茫山远近,波声宛转水萦回。风流赖有潘怀县,一洗从前猿鹤哀。
重寄内二首 其一。明代。卢楠。青山横东郭,白水流城西。欲济微舟楫,缅眺少丹梯。唯当见明月,相思俱沉迷。此时遥相望,知汝流玉啼。浮尘暗芳鉴,蛛网生兰闺。一身在罿罻,八翼垂沙泥。汝非蔡琰人,长跪解羁栖。好为小儿女,倾心听天题。白日有返光,出云还旧溪。会面秋风前,勿作频酸嘶。
雨夜留戴子共榻。明代。释函可。尔从北山来,日暮扣荒寺。开门两面愁,不语泪及趾。半月绝相闻,岂意俱复在。我心犹恍惚,是魂或是尔。衣破露肘臂,所苦不得死。相与藉草团,夜深僵无寐。大雨黑飕飕,点滴到肝髓。忽忆田中农,一听能无喜。雨喜复雨愁,天心安有二。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三。宋代。沈与求。故国真如寄,馀生宛若浮。巢鸠不护鹊,池凤肯容鹙。老木低春水,孤花带晚洲。杯行应酹我,知复念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