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宋代。李弥逊。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近世爱国志士歌 其三。清代。黄遵宪。怒鞭尊氏像,泣述《山陵志》。可怜默默齐,犹复《不恤纬》。
贻吴舍人。明代。王世贞。日出群动发,大小各有营。之子何所为,泊然坐沈冥。抽翰掞华辞,踯躅畏时英。累却不遽前,一出万象惊。衔杯藉高咏,指顾浮云凝。勖哉深沉思,此物未可轻。奚必公与卿,然后展高名。不见扬马辈,为郎动西京。
次韵芮察院送□宝文赴浙漕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考卜川清旷,端居柰乐何。风云一以便,岁月不胜多。节传无淹驾,林园得屡过。功名从迫逐,志业岂蹉跎。
镜湖。宋代。陆游。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镜湖泆已久,造祸初非天。孰能求其故,遗迹犹隐然。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坐复千载利,名托亡穷传。民愚不能知,仕者笱目前;吾言固应弃,悄怆夜不眠。
咏怀二首 其一。清代。周馨桂。男儿一堕地,万事不由人。茫茫陆海中,悠悠阅冬春。但随心所慊,安问世所亲。语默定枢机,啼笑适天真。闭户谢交游,欲杀谅无因。枯枝栖逸鸟,恬波伏潜鳞。口实不自谋,馀事何足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