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北拱帝城开,古殿阴移万树哀。地老黄蒿通作柱,霜侵白骨半生苔。
临城猎骑櫜弓入,带郭渔舟击棹回。近说西羌诸部劲,秋深牧马过边来。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 其二。清代。李因笃。三川北拱帝城开,古殿阴移万树哀。地老黄蒿通作柱,霜侵白骨半生苔。临城猎骑櫜弓入,带郭渔舟击棹回。近说西羌诸部劲,秋深牧马过边来。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读书偶得七首 其二。清代。戴亨。形存我有天,形解天有我。性量反厥初,理真气不堕。望月空中明,逐水月碎琐。天人同一原,以此识担荷。惜情但犹豫,流光悲石火。
和答郭监簿咏雪。宋代。黄庭坚。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蓬。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题海天春晓图送海南道副使致政。明代。邢宥。旸谷风来力尚微,海棠花已映荆扉。雷鸣地角宣春令,日浴波心散晓晖。啼血鹃寒还树叫,寻香蜂倦绕林飞。渔翁独起观天色,收拾丝纶趁早归。
七言奉送润守之永静。宋代。沈辽。昔年持檄向朔方,九月踏冰渡河梁。夜入铜台天欲雪,北风惨淡沙尘黄。今年江南秋已半,出送车骑江之阳。江边宾从坐挥汗,赤日挂木鸣蜩螗。欲知朔南气候异,由来道路山川长。使君腰组上北道,一亭一堠遥相望。出近入劳岂知远,方舟结驷本不忙。往时尊公帅陜右,名姓久已威戎羌。想闻公子千骑出,北部应已逃名王。青榆白柳千里肃,谁敢牧马来边疆。当时公子面如月,尔来使君须带霜。明年朔方春雪冻,为忆江南梅萼芳。平居秋浦钓赪鲤,何如榆关封白羊。朝廷太平四方静,圣武神功由庙堂。三年瓜期当受代,指麾舍人催治装。疏公欲向九华老,野夫相望齐山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