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裴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
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
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后辈苦前轻。
宿安上人。宋代。梅尧臣。胥裴喜我至,冒雨夜出城。灯前相对语,怪我面骨生。为言憔悴志,因意多不平。亦见子颔须,长黑已可惊。知子有所立,毛发随世情。子心且如旧,后辈苦前轻。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留诸生。元代。范梈。凌晨风雨逾山树,把书对酒听鸣扈。牡丹初茁柳新芽,复逐春光向何处?元舅曾闻白水誓,妇翁更审清冰誉。二家姻好信无匹,四海交游知有数。我于卿门谊不薄,况此阻狭泥中路。元宵只在数日间,天气未佳须少住。
喝火令。近现代。丁宁。梦短愁难遣,愁深梦易惊。揽衣和泪下阶行。又是月光如梦,庭户悄无声。碧簟凉于水,幽怀沁若冰。万端尘恨一时萦。记得相逢,记得看双星。记得曲阑干畔,笑语扑流萤。
诉衷情·为艺风题双红豆图。清代。夏孙桐。珊瑚颗颗泪生春。珍重采芳人。天涯心事谁与,易种是愁根。开玉合,掩金尊。自殷勤。东风无据,渺渺佳期,怊怅黄昏。
新雁过妆楼 秋夜。清代。杜贵墀。挨过黄昏,梧桐院、著些疏雨微云。暗中征雁,渐语近水边村。小阁灯昏人独自,听吟蛩绕遍墙根。者情怀,怕逢明月,懒更开门。当年望牛女处,只燕楼霜影,凤蜡啼痕。不饶人睡,芦被纸帐无温。便能梦归故国,怕红蓼,丹枫也断魂。腰围减,待五更声尽,能留几分。
菊花诗问答 其二。宋代。杨处厚。篱菊答,清香数日还飘飒。纵使人生鬓易华,犹见黄花开几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