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锺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子徒。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水调歌头·唤起子陆子。宋代。辛弃疾。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锺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子徒。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题雁塔圣教序旧本后。清代。顾印愚。不到长安十五载,远想雁塔终南阴。手民日日打碑卖,又损几字无由寻。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唐代。刘禹锡。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和陶读《山海经》。宋代。苏轼。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谁谓黄门妻,到道乃近在。尸解竟不传,化去空余悔。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西江月 其一 戊申元日。近现代。章士钊。一个环球统帅,千年命世辞宗。文韬武略尽从容。化作惊涛齐涌。廿纪末棋行届,五洲噩运将终。东门高柳已葱茏。惹起长风万种。
谢秦中亲族。清代。张印。秦中我故里,堕地未一归。客岁夫奉命,出藩来西陲。地方正苦战,蕃汉交相持。疮痍苦不起,宁复顾家为。今岁寄我书,属我板舆随。乡音喜入耳,秦关望崔岿。忆昔父谓我,吾土帝王畿。泰华称天险,泾渭襟带之。风俗本淳朴,犹有周公遗。我今远嫁女,能来事真稀。载念母与兄,今乃在京师。岂无外家亲,风雨系所思。跧伏已旬日,未敢使闻知。昨有远兄弟,叩门立我墀。我姑素钟爱,从不妇轻嗤。我夫久益敬,如宾无愆仪。我亦何所虑,我亦何所疑。所虑有官守,所疑人讪讥。回首顾阍者,人来善为解。咫尺天涯隔,此身有所羁。市上宁真虎,杯中宁真虺。持躬稍不慎,噬脐悔何追。愿保千金躯,勿为霜露欺。不死会相见,瓜代以为期。
附送徐公子挥使东归四首 其二。明代。梁储。阿郎十载不离乡,万卷书中岁月长。今日随君来定省,凤雏毛羽故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