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
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
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
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
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
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
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翫。
负米力有余,能无读书伴。
送乔执中秀才归高邮。宋代。王安石。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翫。负米力有余,能无读书伴。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日登岳阜。清代。蒋春霖。空城风肃雁声来,故垒霜清曙色开。备敌尚馀全胜地,经时原仗出群才。游山轩盖秋仍集,横海楼船去不回。待摘茱萸寄乡国,隔江云树正堪哀。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宋代。叶梦得。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风帆何处挂扁舟。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寄声聊为诉离忧。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赠周参政。清代。朱彝尊。周君北地推风雅,几载栖迟白门下。四壁萧然竟罢官,知君亦是悠悠者。匹马西来访故人,相逢师友更情亲。自言溽暑辞堂邑,不觉辛盘换早春。春晴风日官斋迥,翰墨于今数公等。画品真同顾恺工,隶书远见钟繇并。贻我梅边索句图,江南春思到平芜。苍苔浊酒寻常得,冷蕊疏枝何处无。纥干山高冻飞雀,健步移来总萧索。不见黄须细细开,惟愁白雪纷纷落。苏武城边送别迟,桑乾河上已流澌。遥将南浦离人曲,迸入西征横笛词。怜君此去壶关道,盍簪到处逢迎好。泽潞三时芳树多,江风五月归帆早。沧洲万里忆田庐,流水柴门今尚虚。卜邻傥就移家约,来共梅共溪上居。
山行 其三。明代。孙传庭。惟恐行将尽,行来境益偏。石林披雾入,翠壁扪萝穿。径转全无路,峰回别有天。渐看日欲暮,爱此且停鞭。
送信南归雁荡山。宋代。释希昼。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