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应璩。(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次韵表民偶作。宋代。刘弇。纷纷仪覆与秦倾,何者竟为吾道行。物外金朱犹土梗,兴来诗酒亦功名。梦同秋栈萦纡入,分比春兰馥郁生。他日未宜轻感慨,劝人归是子规声。
和李徽之正议。宋代。范纯仁。致主唯将盛德临,世推文定总朝簪。先门自昔蒙知早,开阁当时用意深。功业所存皆国计,忠贤有后见天心。冢卿耆德承家庆,福寿康宁映古今。
破山光明庵。宋代。释仲殊。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光明聚不散,妙是成真形。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
登北极阁。近现代。程善之。天地风云外,江山指顾中。登临话今古,成败几英雄。杯酒招屠狗,千金得画龙。不须草天问,此意已惺忪。
送僧归剡山。唐代。贯休。远逃为乱处,寺与石城连。木落归山路,人初刈剡田。荒林猴咬栗,战地鬼多年。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
琅琊王歌辞八首 其四。清代。陈恭尹。长安八水背,清渭流最急。一夜西北风,怒涛寒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