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来取别,穷巷坐青苔。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
潮生楚驿闭,星在越楼开。明日望君处,前临风月台。
早春友人访别南归。唐代。李洞。南归来取别,穷巷坐青苔。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潮生楚驿闭,星在越楼开。明日望君处,前临风月台。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李洞。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冰壶井。明代。高启。圆甃夏生冰,光涵数星冷。窗有定中僧,休牵辘轳绠。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宋代。阳枋。看花岩下兴偏长,不减西湖水月光。镇坐绝无尘一点,寿阳深知靓宫妆。
游三井观。宋代。陆游。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访。栋宇坏欲尽,基址尚闳壮。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旌旄亚戈戟,佩玉杂弓*。太古实杰作,笔落九天上,吴生名擅世,睥睨未肯让。规模远有考,意象豪不放。最奇老臞仙,骨立神愈王。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两姝淡蛾眉,非复火食状。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好事未易逢,宁能久亡恙。雍洛劫火余,妙迹尽凋丧。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悄怆。
书太乙编年卷尾。宋代。华岳。年来太乙犯咸池,三式编年事可疑。西北膏腴从脯腊,东南皮肉恐疮痍。尧天日月期无已,胡地烟云岁有之。更向江湖问同志,中原何日是归期。
寄何尹。元代。胡奎。翠羽生南海,结巢在三山。青鸾与之匹,翱翔琪树间。虞罗不相及,裴回竟忘还。比翼从北飞,言度雁门关。霜高百草短,长途凄以寒。愿言同饮啄,慎彼五色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