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光彩春风初转蕙,
性灵秋水不藏珠。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
况复元侯旌尔善,桂林枝上得鹓雏。
送司徒童子。唐代。杨巨源。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光彩春风初转蕙,性灵秋水不藏珠。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况复元侯旌尔善,桂林枝上得鹓雏。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卜居。宋代。朱熹。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终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近闻西山西,深谷开平畴。茅茨十数家,清川可行舟。风俗颇淳朴,旷土非难求。誓捐三径资,往遂一壑谋。伐木南山巅,结庐北山头。耕田东溪岸,濯足西溪流。朋来即共欢,客去成孤游。静有山水乐,而无身世忧。著书俟来哲,补过希前脩。兹焉毕暮景,何必营菟裘。
通问赣州留尚书并寄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畴昔王门耻曳裾,每怀端拜献公书。简编讫补遗忘后,馈赆分沾忧患馀。只信此心无改事,讵知彼谮欲何如。属闻盛府重开幕,适此故山归驾车。
谢孙寺丞惠梅花。宋代。朱之才。我来泗水上,居与墟墓邻。弥望多枣栗,碍眼皆荆榛。忽忽度岁月,不知时已春。朝来佳公子,遗我梅花新。秀色照窗几,妙香袭衣巾。莽如瓦砾场,惊睹琼瑶珍。念昔客江南,千树临江津。吴侬不知贵,但与桃李伦。自从堕东土,梦绕江之滨。叹彼和鼎实,亦复生不辰。穷愁坐空山,豺虎杂凤麟。此赠意不浅,难为俗子陈。
秋晚。清代。弘瞻。斜日大荒西,晴沙散马蹄。旗翻千帐静,木落万山低。远塞看鸿雁,连营绝鼓鼙。关河渺长望,衰草尚萋萋。
童丱须知 宫室八篇 其一。宋代。史浩。茅茨不剪阶三尺,自古唐虞是圣人。万乐阿房歌舞地,只消一炬化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