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唐代。李德裕。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知府司封见和喜雨诗次韵陈谢。唐代。朱长文。天意分明应鲁雩,高坛晨拜紫袍濡。禽窥旧井寒泉长,鱼泳新荷涸辙苏。敏政有余闲利刃,清诗无颣掷灵珠。夏畦蒙润秋皋稔,颜巷销忧卒岁娱。
振衣处。明代。区怀瑞。幽寻殊未觉,极望始惊魂。陡绝疑天上,空濛隐石根。峰阴蟠木末,云气湿苔痕。且莫回风驭,还来谒帝阍。
秋日有怀寄从弟表民。宋代。杨时。羁旅吾方困,哀思汝正烦。望云愁雁序,回首忆鴒原。北圃蔬还盛,东轩菊想繁。飘零不相见,沾洒独忘言。
缓步。清代。张裕钊。兀坐终朝静掩扉,偶从食饱步余晖。寒波微漾鱼争出,夕照初沈鸦乱飞。间日偏宜笼醉帽,秋来渐欲授寒衣。白头久厌人间世,何处一庵眠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