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答莲花妓。唐代。陈陶。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 其五。明代。王世贞。何由贡禹冠,寂寂向空弹。薇蕨尽堪饱,薜萝殊未寒。将无弋腐鼠,谓欲饵鹓鸾。见侮乃如此,雄心胡不残。
送刘少怜奉使便省。明代。尹台。海国春风白马骄,长天南引使星遥。覃怀柳色迎旌转,济汶花光入佩摇。万里江山观眺得,百年鱼笋梦思劳。知君此去承欢近,迟日高堂绚锦袍。
凤凰台上忆吹箫 忆菊花。清代。沈鹊应。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销魂。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牡丹花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鹤林阆苑两萧瑟,付与大千沙劫灰。尺五城南花溅泪,诗成看镜觉摧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