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和刘侍郎入隆唐观。唐代。杨炯。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和张都宪咏湖亭山字韵四首 其一。明代。薛瑄。宪台佳胜占湖山,湖上新亭白昼閒。风送荷香来几席,日移竹影上阑干。金塘水满鱼争跃,碧嶂云收鸟自还。好景无边浑负却,何时同倚画屏看。
咏醉。宋代。杨亿。刘伶石五斗,康成三百杯。欹斜星弁侧,嵬峨玉山颓。人语蜩螗沸,天形帟幕开。应知是狂药,何不学颜回。
廉泉。宋代。黄大受。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亏。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朅来临古亭,石铫行相随。呼童试春芽,活火烹新奇。一咽利喉吻,再啜心视怡。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忆我心地初,与水同一几。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一笑付自然,贪廉吾不知。
入长安路逢徐文明苍头持新作见贻和答。明代。胡应麟。轻寒策羸马,䠥
游云岗寺。明代。曹溶。释氛理时服,顿辔西郊阴。荒陬非乐邦,得友谐所钦。猛志惜暇日,独居多伤心。选徒越农圃,敷席荫飞岑。欢宴不知疲,昃景招鸣禽。反顾丹甍高,诸天布黄金。凿石象祇园,双树垂清森。宁意甲马场,黯黯孤壑深。奔湍吹白沙,迫冬仍浸淫。徐悟区中隘,率性惟幽寻。行帐因风翻,长笛和哀吟。三复河清篇,覆爵还自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