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
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
送梓州周司功。唐代。杨炯。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言笑方无日,离忧独未宽。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和答斯远因梅见属三首。宋代。赵蕃。穷居君勿厌,穷途我何之。初心欲求免,卒志还累饥。滔滔果何向,命也将奚为。
朱赵二使者示问。宋代。沈辽。古木巃嵷山径斜,不知使者出山窊。羁禽野兽遥相避,亦有人寻颜阖家。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一。元代。方回。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独许浮屠氏,铙呗恣□□。□□有病死,信巫不信医。既死又信佛,佛事殊不赀。儿女数欢戏,顿失哭泣悲。一家不若是,里巷讪笑之。高堂十七篇,岂不存丧仪。世事无一古,儒业偏独衰。
与客登湖心亭。明代。区大相。玉函亭子水仙栖,面面雕阑着水齐。云树迥悬三竺路,绮罗斜带六桥堤。飞花往往随风度,好鸟时时隔岸啼。幸是兰桡皆可息,桃花春水不愁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