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正月二日探春。宋代。张耒。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融泥发新阳,暖日动生意。经年不窥园,偶此携妇子。提筐撷野甲,若苦寒蔬美。新年酌尊酒,佳节聊燕喜。优游自有趣,朝市苦多事。闲暇不易求,宁须叹留滞。
木兰花慢 其二。明代。顾璘。慨山人老矣,逃涧谷、息朋游。尽细竹成园,寒松夹坞,自占岩幽。天与清风皓月,从受用不费一钱酬。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馀生莫更赋行休。眼前头。清閒滋味,无何境界,尽已悠悠。莫笑先生太赸,些个物相伴度春秋。浊酒新烹郭索,閒窗静听钩辀。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宋代。王之道。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流马木牛今已矣,其余儿辈说三分。
同年朱宜直号松山。明代。孙绪。树影前山吏隐深,临风磐石坐披襟。光含庭院香生昼,寒入郊墟觉苦心。万仞不妨高立壁,四方从此望清阴。补天柱国如相问,不比凡材满邓林。
送钟员外(赋竹)。唐代。孙岘。万物中萧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曛。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