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劝人庐山读书。唐代。李群玉。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寄贾岛。唐代。马戴。海上不同来,关中俱久住。寻思别山日,老尽经行树。志业人未闻,时光鸟空度。风悲汉苑秋,雨滴秦城暮。佩玉与锵金,非亲亦非故。朱颜枉自毁,明代空相遇。岁晏各能归,心知旧岐路。
咏怀五首 其四。清代。马鸣萧。静坐冥生事,麃麃麋鹿群。江山元邃穆,风雨自纷纭。远驭传三略,长林惊一军。春晴已昨日,得酒便成醺。
吴中即事。宋代。释斯植。世事交情浅,伤心独倚栏。海云经雨重,秦树入秋残。潮落吴天远,风生梦泽寒。英雄千古地,回首是长安。
夜坐评史 史记。宋代。方一夔。迁史驰驱纵复横,不烦绳削自天成。后来纵欲修良史,法度森严敢变更。
晓登燕公楼。宋代。陈与义。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独。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用子坚九日登高追和杜牧之韵。元代。邓雅。林下西风赤叶飞,山头幽径紫烟微。菊花更约明年赏,客子曾孤此日归。时序百年怀往事,江山千古带斜晖。曾闻神武挂朝服,甘向人间作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