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题二妃庙。唐代。李群玉。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满江红。明代。夏完淳。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蓦蓦地,杜鹃啼血,棠梨开早。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叹年年春色倍还人,谁年少!梨花雪,丝风晓。柳杨枝,笼烟袅。禁三千白发,镜花虚照。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想当时罗绮少年场,生春草。
留题楼观。宋代。薛周。结草终南下,云萝下迳深。人穷文始迹,谁到伯阳心。古木含天理,清风快客襟。劳车行计促,空媿负长吟。
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唐代。韦应物。仲月景气佳,东林一登历。中有故人诗,凄凉在高壁。精思长悬世,音容已归寂。墨泽传洒馀,磨灭亲翰迹。平生忽如梦,百事皆成昔。结骑京华年,挥文箧笥积。朝廷重英彦,时辈分圭璧。永谢柏梁陪,独阙金门籍。方婴存殁感,岂暇林泉适。雨馀山景寒,风散花光夕。新知虽满堂,故情谁能觌。唯当同时友,缄寄空凄戚。
甘露八章章四句。明代。李梦阳。于辟是兴,皇用锡祉。苞有八业,侯茂侯采。填填墉壑,有严庙宫。湛彼露斯,既沾既降。湛彼露斯,于松于柏。是塈是掇,罔匪泽泽。菀彼陵树,有烂其华。盈盈蓁蓁,光于邦家。荡荡上帝,降监在兹。维辟时格,岂曰匪时。其时伊何,厥阳载升。爰液乃濡,惠我孔明。其昭伊何,曰帝攸绩。靡滥靡僣,甘澍斯穫。明明昊天,是歆是臧。臣作诵言,告于万方。
思古。宋代。王安石。古之士方穷,材行已云贵。大臣公听采,左右不得蔽。或从蒿藜间,人据廊庙势。小夫不敢望,云我非其汇。朝游儁者羞,暮出逢者避。所以後世愚,人人愿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