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
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
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
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唐代。李群玉。秋色满水国,江湖兴萧然。氛埃敛八极,万里净澄鲜。涔浦纵孤棹,吴门渺三千。回随衡阳雁,南入洞庭天。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暝泊远浦霞,晓饭芦洲烟。风流访王谢,佳境恣洄沿。霜剪别岸柳,香枯北池莲。岁华坐摇落,寂寂感流年。明朝即漂萍,离憾无由宣。相思空江上,何处金波圆。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秦女行。宋代。曾季貍。姜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自从贬死古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亦尝强学谢娘诗,未敢女子称博士。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飘然一身逐胡儿,被驱不异犬与鸡。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还期。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吞声饮恨从谁诉,偶然信口题诗句。眼前有路可还乡,马上无人容我去。诗成吟罢只茫然,岂意汉地能流传。当进情绪亦可有想,至今闻者犹悲酸。忆昔中郎有妇子,亦陷虏中垂一纪。暮年不料逢阿瞒,厚幣赎之归故里。惜哉此女不得如,终竟老死留穹庐。空余诗话传凄恻,不减胡笳十八拍。
西獒行。清代。周馨桂。豺狼跳梁獒独立,小民走避官拱揖。水精窗槅构玲珑,连屋累栋壮边邑。天高未肆雷霆诛,高座说法狂欢呼。滨海疮痍渐平复,仓廪况复年谷熟。众怒侧目如饥鹰,会须长驱食尔肉。
次韵徐提举游石湖三绝。宋代。范成大。天上麒麟翰墨林,当家手笔擅文心。欲知万顷陂中意,但向三篇句裹寻。
题孤山柏。宋代。周紫芝。台城依旧绕长河,结绮临春往事多。但见张妃似西子,不知擒虎是阎罗。当年已老琼瑶树,此去空留铁石柯。乔木自存非故国,何须仍唱后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