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张湘州,闲登岳阳楼。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
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是时簪裾会,景物穷冥搜。
误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几篇云楣上,风雨沉银钩。
□□□□□,□□□沧洲。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
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方穷立命说,战胜心悠悠。
不然蹲会稽,钩下三五牛。所期波涛助,燀赫呈吞舟。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唐代。李群玉。昔与张湘州,闲登岳阳楼。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是时簪裾会,景物穷冥搜。误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几篇云楣上,风雨沉银钩。□□□□□,□□□沧洲。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方穷立命说,战胜心悠悠。不然蹲会稽,钩下三五牛。所期波涛助,燀赫呈吞舟。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予有山林期,荏冉风尘际。高秋送将归,神往迹还滞。
回车当盛年,养痾非遁世。垂竿鉴湖云,结庐浮峰树。
天成素有志于学兹得告东归林居静养其所就可知矣临别以此纸索赠漫为赋此遂寄声山泽诸贤。明代。王守仁。予有山林期,荏冉风尘际。高秋送将归,神往迹还滞。回车当盛年,养痾非遁世。垂竿鉴湖云,结庐浮峰树。爱日遂庭趋,芳景添游诣。掎生悟玄魄,妙静息缘虑。眇眇素心人,望望沧洲去。东行访天沃,云中倘相遇。
简吴江朱志道诸昆仲。元代。谢应芳。去年长至听埙篪,转眼今年又此时。棣萼喜存兵后树,梅花早绽雪前枝。西山近日无烽火,东阁何人共酒卮。儿辈此归今问讯,吴音变楚莫相疑。
次韵杨秉中县尹春日病中述怀 其十。明代。林弼。我本耕耘者,春畴忆种秧。岸低新水上,泥润细苔香。呼酒柳边店,留诗竹外房。年来清乐少,枯坐学颜忘。
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
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宋代。刘攽。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书感。明代。顾清。九十百里半,一篑千仞基。少壮必有立,晚节乃堪持。感彼日暮者,眷此青阳时。婉娈不自爱,瓦裂当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