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峡山寺上方。唐代。李群玉。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武侯祠堂。清代。薛福保。赤伏余光未肯颓,黄初雄视紫髯雌。一龙中道还寥廓,三马平原脱絷羁。陈迹总随流水逝,空祠独与大名垂。悠悠已是嬴刘后,一羽云霄渺可思。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一。明代。祁顺。王事贤劳不暇居,风流才调更谁如。公馀赖有斯文念,分得阳春到草庐。
过古暨见故人程梦良梦周。宋代。曾丰。先德曾同赣上官,六年今始到门阑。寒温略叙颜初破,存没徐询鼻即酸。可着江山胸磊隗,不遗今古舌澜翻。弟兄幸是洛中派,一炷炉薰更反观。
次韵杜仲观二绝 其一。宋代。黄庭坚。鸟啼花动却春寒,雨压青旗卷画干。多事今年废诗酒,烦君传语问平安。
后园老格为园丁斧而薪之有所存者直干危梢耳。宋代。戴栩。尔梅生不辰,失身蔬茹圃。虽沾灌溉力,却受秽浊侮。未能同臭味,只得共甘苦。青随菜甲肥,翠引蒿芽吐。与时自高下,何意较尔汝。畦丁厌长成,恐碍寸金土。清阴仰密叶,日日逢而怒。疏柯并柔枝,旦旦伐而斧。如此冰玉姿,若为荆棘伍。孤标余寸息,老命悬一缕。四围苍藓黏,半心蚀虫蛊。禁持几霜雪,剥落久风雨。潜阳动地脉,生意顿鼓舞。涂抹三四花,岂自矜媚妩。香清不如少,骨劲不嫌古。试问白玉堂,何如破茅宇。毕竟天地间,贵贱各有主。苟非吾所安,虽荣亦何取。说与此花知,善自且撑拄。须有岁寒人,徙根松竹坞。知汝非错薪,肯容刈其楚。巡檐一笑春,能忘在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