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短亭前,知君愚复贤。事多凭夜梦,老为待明年。
春树添山脊,晴云学晓烟。雄文有公道,此别莫潸然。
春暖送人下第。唐代。裴说。相送短亭前,知君愚复贤。事多凭夜梦,老为待明年。春树添山脊,晴云学晓烟。雄文有公道,此别莫潸然。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裴说。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题吉安府训导胡缙梅 其一。明代。杨士奇。书台东畔泮池滨,腊月开花潋滟春。常有清香来讲席,莫因俗辙惹流尘。
虑狱江州晚出浔阳门。宋代。陈舜俞。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过岭已怜云满{革登},穿林宁恨露沾衣。自惭访道来何晚,便好寻真去不归。本迕朝廷无补报,名山犹幸许相依。
晋书十二首 其二 明帝。明代。郑学醇。于湖一望贼营连,疋马遥挥七宝鞭。胜算自能消跋扈,太宁江表中兴年。
大狱四首 其二。清代。黄遵宪。万里滇南道,空劳秉节臣。就令戎伐使,已累汉和亲。况坐王庭狱,惟诬化外人。在旁鹰眼睨,按剑更生嗔。
台湾竹枝词 其十八。清代。谢金銮。萧萧蔗尾起秋声,万灶甜浆煮作饧。枯槁莫嫌同嚼蜡,一春薪炭彻秋晴。
于潜点砦经脱忽赤右丞战地。宋代。张宪。路回山麓交,直壁万仞立。浮岚滴空翠,下浸澄泓湿。长峦拱天岳,坏道驶涧急。眷彼岩险势,一夫自敌十。要地不力战,崩奔胡可戢。哀哀左辖公,马革卧原隰。孰知王师重,戴首奉贼级。我来访战地,一恸已莫及。日入鬼燐生,阴风国殇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