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
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
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题龙湖 其三。唐代。陈元光。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陈元光。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新岁课儿四首 其三。清代。周馨桂。新春尚未被春风,早引儿曹兴不穷。俗子空知嗤隐豹,壮夫聊自效雕虫。
壬子九月七日会大安寺。宋代。韩琦。萧辰禅宇展疏筵,才去登高二日前。欲识先期成雅会,要闻清论接英贤。何须白发喧歌板,自有黄花送酒船。危阁半空同倚槛,一般重九寂寥天。
昆阳行。明代。薛瑄。策马从北来,南涉沙河渡。登岸得平原,极目风景暮。暮天落叶何纵横,翻翻乱触马足鸣。苍山无数昔人远,前瞻忽及昆阳城。城南滍水流城郭,英雄事业犹如昨。白水真人在侧微,谨厚伊岂常情度。是时炎运寒如灰,五威使者车奔雷。惨惨三精云雾塞,萧萧九县飙风回。真人一怒奋神武,手握赤符兴义旅。昆阳大战开天功,乌合如林散何许。吾想当日严杀多,洗兵雷雨何滂沱。滍川倒流虎豹伏,乱麻尸积山嵯峨。自尔威声震天地,凶魁恶党䰟飘逝。夏后周宣果再兴,成功磊落光前世。悠悠此事千馀年,至今父老犹相传。我来正值太平日,战地尽作桑麻田。生平游览好奇特,徘徊吊古中肠热。举鞭一笑寒天高,万里关河坐超越。
永兴夜泊。清代。黄湘南。重重山树暗,历历水花幽。落日荒城市,残云古驿楼。飘零仍七泽,寂寞即孤舟。入夜看明月,乡关动客愁。
宫词十首 其十。元代。柯九思。小时歌舞擅宫庭,长忆先皇酒半醒。白发如今垂两鬓,佛前学得念《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