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回军跛者。唐代。赵徵明。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赵徵明,唐代诗人,天水人。《全唐诗》作“赵徵明”,存诗三首。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佳作。《回军跛者》写一个回乡的跛脚老军,拄着“一枝假枯木”,步履维艰,“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当年去边城时能日行百里,现在退役还乡整整一个月才行短短一程),时刻担心自己会倒在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唯一的心愿是能赶回家乡,立刻死掉),此情此景真令人痛断肝肠,其艺术感染力与三国时王粲著名的《七哀诗》相仿佛。后两首分别写死别、生离,亦皆写得悲气弥天,读之泪泫,足见徵明铺陈渲染之功夫。...
赵徵明。赵徵明,唐代诗人,天水人。《全唐诗》作“赵徵明”,存诗三首。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佳作。《回军跛者》写一个回乡的跛脚老军,拄着“一枝假枯木”,步履维艰,“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当年去边城时能日行百里,现在退役还乡整整一个月才行短短一程),时刻担心自己会倒在路旁,“掩弃狐兔茔”,“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唯一的心愿是能赶回家乡,立刻死掉),此情此景真令人痛断肝肠,其艺术感染力与三国时王粲著名的《七哀诗》相仿佛。后两首分别写死别、生离,亦皆写得悲气弥天,读之泪泫,足见徵明铺陈渲染之功夫。
入南康界阅图经感陶公李渤刘凝之事戏作。宋代。朱熹。长官定笑归来晚,中允应嫌去却回。惟有山人莫相笑,也曾还俗做官来。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宋代。曹勋。广殿薰风日正长,云峰远岫各微茫。上天不似人间热,夏木阴阴六月凉。
雨后至溪上三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扁舟一叶泊溪弯,一雨初收篷未乾。风浪依然平帖后,渔翁□出把渔竿。
登太华山·白云峰。清代。颜光敏。三峰信灵造,巍巍司寇冠。磊砢不尽泄,蚴蟉复北盘。结空出瑶几,前对香炉寒。大道望如发,豁然见长安。我行采山荪,葱茜被冈峦。秋色何时来,万里霜林丹。三川富陈迹,八水无停澜。玉女怅不顾,目断双青鸾。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发枣好草倒。宋代。司马光。板花满庭除,籍籍不可扫。稍疏邵平瓜,渐熟王阳枣。失时围扇弃,新进袷衣好。日暮益愁思,寒螀起幽草。忽闻秋兴篇,叹赏几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