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梓光青陛,秾桃蔼紫宫。德优宸念远,礼备国姻崇。
万户声明发,三条骑吹通。香轮送重景,彩旆引仙虹。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唐代。刘祎之。梦梓光青陛,秾桃蔼紫宫。德优宸念远,礼备国姻崇。万户声明发,三条骑吹通。香轮送重景,彩旆引仙虹。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刘祎之。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一。明代。王立道。野寺寻春意最閒,漫骑款段逐苔斑。鸟声似解添诗思,花气偏能醒醉颜。景入春来都有主,地当胜处可无山。夕阳满树烟光乱,归路分明忘却还。
送沈观察。清代。姚鼐。古槐连理阴初绿,我始逢君偕署牍。春长风暖笑谈馀,身若停鸾面如玉。旄麾忽去暮堂空,叶落霜初森似束。使君行部向穷山,吏议丛轻俄折轴。全家安否托江湖,罢俸如何饱饘粥。君还京国足如蓬,我老尘车耳生木。浮生托迹皆偶尔,往事回头嗟梦速。喜君容貌愈充然,有道何尝惊宠辱。亦知杰士不长閒,所惜欢情犹未足。竟作西南半刺官,终起休明九州牧。小蠢沈黎兵欲销,大餔成都酒应熟。不须别绪道酸悽,好与疲氓作膏沐。
少年行二首 其二。明代。陶益。击剑呼卢酒半醒,雕鞍斜跨剪长亭。欲寻世路难穷趣,蒲海葱山一片清。
先友诗八首 其八 太常吕公㦂。明代。文徵明。太常名家子,英英苍玉玕。文章足华焕,秉志亦坚完。礼曹肃供奉,弱冠已骞抟。不爱荫补郎,自致青云端。滁山咏列锦,银台达紏弹。所至必宣秉,云胡不终安。只应千首诗,终古无能刊。
蒙训。宋代。杨简。父母生子身,身是父母个。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父母在此坐,子则不敢坐。不坐乃当然,父母如天大。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男儿拱手立,女儿敛衣裳。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言语须低软,依前立正方。兄姊惟薛敬,弟妹常爱慈。饮食先尊长,不敢遽有之。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语话须诚实,步履学疏迟。头容常正直,四体莫邪欹。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宋代。苏辙。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