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凤台曲。唐代。王无竞。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王无竞。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再和 其一。金朝。段成己。凉月娟娟玉半裁,晓风吹梦下瑶台。笛兼邻杵相和切,秋共羁愁一并来。到处溪山容我懒,违时颜面向谁开。少陵可笑行藏拙,独倚危楼刚自猜。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宋代。王之望。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将欲神变惊风目,故敛光芒归窘步。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王护。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高峰初到莆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正始余风独后凋,建字逸驾争先鹜。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眉州。清代。毛澄。玻璃江上酒帘斜,江水鳞鳞皱绿纱。三日春阴三日雨,半城芳草半城花。祠堂地空宜裁荔,试院烟高正焙茶。拟欲卜邻来放鸭,平田修竹几人家。
东城晚归。唐代。白居易。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吴童控马衔。晚入东城谁识我,短靴低帽白蕉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