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唐乐府十首。输者讴。唐代。刘驾。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刘驾。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游波斯庵赠展昉二僧。近现代。岑澄。一路霜风响石藤,日长金地少人登。四山峭壁都扶座,十月平林已结冰。施食鸽分厨内粟,持斋猿护佛前镫。劳劳下界红尘扰,输尔幽栖最上层。
咏新辟邑城。明代。黎新。王事驰驱羡独贤,屡逢盘错不辞坚。齐中城迹樊侯再,许下田功都尉先。闾里共瞻新邑宰,簪裾原是旧家传。异时人比河阳县,只说栽桃自记年。
族子诒经访予芸涧,置酒示诸生。清代。李宪噩。濩落非世用,屏迹在田园。汲汲二三子,谬推为时贤。馆之清溪侧,花发溪中妍。溪南多乔松,松下无杂喧。辄复摘章句,晨夕相穷研。孺子来何所,求我林水间。适有盈觞酒,更谋通夜欢。诗歌究夙好,探讨发古编。嗟汝贫苦居,并日乃一餐。如何慕闲逸,甘以辞冕轩。及身感沦没,宁问千载传?尚务储世资,勿效风露言。诸英幸努力,覆辙今在前。
山阴郡守南子大吉招饮大观堂一首。明代。黄省曾。岩半标公署,冰心掩阁寒。为歌青嶂里,听讼白云端。仙吏真成隐,山城易集鸾。邀宾化行日,清把玉琴弹。
周宗庙歌 皇夏。南北朝。庾信。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辰。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书成紫微动。律定凤凰驯。六军命西土。甲子陈东邻。戎衣此一定。万里更无尘。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流沙既西静。蟠木又东臣。凯乐闻朱鴈。铙歌见白麟。今为六代祀。还得九疑宾。
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
水调歌头·帆腹饱天际。宋代。葛郯。帆腹饱天际,树发渺云头。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疑是吴宫西子,淡扫修眉一抹,妆罢玉奁秋。中流送行客,却立望层楼。风色变,堤草乱,浪花愁。跳珠翻墨,轰雷掣电几时收。应是阳侯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残霞似相贷,一缕媚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