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日局促,志士思山居。曳杖入深林,良足恣所如。
四窗九洞天,列仙所卜庐。尘氛飞不到,清景乐有馀。
二十里过云,南北互萦纡。我亦深神往,逝将与之俱。
所愁经世志,何当竟逃虚。感之不成寐,披图重踟蹰。
董四梅圃写入山图索赋。唐代。全祖望。世路日局促,志士思山居。曳杖入深林,良足恣所如。四窗九洞天,列仙所卜庐。尘氛飞不到,清景乐有馀。二十里过云,南北互萦纡。我亦深神往,逝将与之俱。所愁经世志,何当竟逃虚。感之不成寐,披图重踟蹰。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全祖望。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欧阳员外归省以山水画索题。明代。杨士奇。去春我过蜀江曲,今春尔望蜀江归。六一宗家有馀庆,椿庭萱砌交晴辉。旨丼犹是秋官禄,绣锦新裁莱子衣。一幅萧閒乡闾趣,白头相送念相违。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代。王安石。有一即有二,有三即有四。一二三四五,有亦何妨事。如火能烧手,要须方便智。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正宫】白鹤子(四首)。元代。关汉卿。一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二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三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四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陵阳山水歌。清代。胡承诺。前陵阳,后秋浦,此间诸山植如堵。丹霞委兮素霓敷,郁郁乎天阙地肺之名区。鼓蠡东迤走奇峰,直饮新安江水中。珠林翠崿影芙蓉,颇有乳泉石池流淙淙。或悬一发于碍风回日之高标,或藏一缕于停云隐雾之深松。猛兽斑而驯伏,翔鸾碧而裔容。黄山内外别有天,潜与匡庐句曲通云烟。昔人放鱼得放龙,龙去山空心悠然。报以素书盈一卷,教以服食蚤学仙。自是其身有仙骨,龙来迎上陵阳山。山下旧樵侣,遥从山半语。为问钓车今安在,依然昔时予共女。情昵起长叹,伫立久盘桓。欲及浮丘偕子晋,毛褐金策白云间。凡体尘心将不去,黄鹤千龄呼子安。岭头竦绝望八荒,心愉悦兮目苍茫。扪取斗牛接飞星,缥缈数峰横东溟。苔梁一别,石门幽绝。柏实岩古,松风响辍。俄顷髓凝,他年冶裂。涧花著雨焚,天香向晴爇。君行至此欲何为,何事春风祇骚屑。
宿良乡。明代。胡应麟。小市良乡驿,征人暂解鞍。空林万木落,孤馆一灯残。旅色逢秋暮,乡心入夜阑。那知百里外,明日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