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閒甘寂寞,寺古绝纷华。
鸟摘过墙枣,猿争守树樝。
雨多溪没井,藤老蔓缘笆。
莫坐庭前石,怕伤苔藓花。
秋日入无量院。宋代。高翥。僧閒甘寂寞,寺古绝纷华。鸟摘过墙枣,猿争守树樝。雨多溪没井,藤老蔓缘笆。莫坐庭前石,怕伤苔藓花。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高翥。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濠畔偶成 其五。唐代。全祖望。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天末朱楼安远峤,板桥谁为志芳菲。
南乡子 来词“我亦悲吟痛哭人”,余谓“歌”字正不必避,依韵答之。清代。顾贞观。芳讯属东邻。格外相怜分外亲。记否枇杷花下见,前身。共是悲歌痛哭人。无计与传神。小像沉香只暗熏。料得有情应唤彻,真真。珠玉为心以奉君。
讲罢偶成。明代。吴与弼。万事应须任所遭,胼胝农圃敢辞劳。西斋讲罢心如水,又对凉天霁月高。
次韵答赵紫封。清代。汪怡甲。听琴曾到谢家池,转眼秋光又入诗。蕉色每添新雨后,桂香长送好风时。喜延月影开帘久,贪对花容握管迟。多少青山排闼入,快招松雪再题辞。
五月十五日夜月。唐代。白居易。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