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济向西兴,钟声隔岸听。
浅滩淘落月,远树纳残星。
客路悠悠去,征桡在在停。
明朝故山近,不必问邮亭。
夜过西兴。宋代。高翥。宵济向西兴,钟声隔岸听。浅滩淘落月,远树纳残星。客路悠悠去,征桡在在停。明朝故山近,不必问邮亭。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高翥。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示长孙二首 其二。明代。王天性。客路悠悠日易昏,侁侁行子竞先奔。脂车秣马叮咛汝,万里长途初出门。
苏公亭。明代。黎民表。谋生本业屦,岂意学逃名。千金兼束帛,无乃故人情。凿湖从此遁,蓬门空自扃。潮中有兰芷,俎豆共芳馨。
赤崖山读书处口占二首 其二。清代。张鹏翮。报国丹忱尽,残年致政还。秋风思故里,晴里爱家山。知止心能静,无机意自闲。归来相聚首,免老别离难。
题资福院石井。宋代。潘阆。炎炎畏日树将焚,却恨都无一点云。强跨蹇驴来得到,皆疑渴杀老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