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
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
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愿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
居然知见广,百病会有瘳。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送然侄西归二首 其二。宋代。张栻。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愿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居然知见广,百病会有瘳。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张栻。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 其一。元代。柳贯。都城一住十年馀,挈挈今朝更徙居。奴辈莫嫌家具少,箧中犹是借来书。
次韵隆禧寺看梅。明代。周伦。花到今年又一新,看花还是旧年人。梦飞西洛真成幻,笑索东堂却见亲。横倚一枝禅榻影,半酣千点故山春。深杯明月三更后,谁道天涯客里身。
慈竹。宋代。王令。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潜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呈愚卿昆仲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百个脩篁一树梅,蕙盆兰斛共相陪。客来不但翻书帖,兴至更能传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