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流水操,想见流水音。
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
可笑山中人,强作碧沼深。
暗流不复鸣,遗声杳莫寻。
近闻石钟山,苏辨正古今。
郦元与李渤,地下当噤喑。
惜乎不闻此,使我徒登临。
道人笑谓余,胡不求琴心。
何劳弦上声,况此非徽金。
鸣琴泉。宋代。李廌。昔闻流水操,想见流水音。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可笑山中人,强作碧沼深。暗流不复鸣,遗声杳莫寻。近闻石钟山,苏辨正古今。郦元与李渤,地下当噤喑。惜乎不闻此,使我徒登临。道人笑谓余,胡不求琴心。何劳弦上声,况此非徽金。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赠梅处士。唐代。张籍。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秘书张监墨梅图。金朝。李澥。眼中只有梅千树,不挂世间蜂蝶花。十载江南春梦断,至今清影在君家。
书示次儿祯 其二。明代。唐文凤。老作王门客,栖迟两鬓霜。长孙怜稚弱,慈母喜康强。寒沼鱼堪脍,春罂酒可尝。昔年新种树,别后过人长。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五 笔架明星。明代。李东阳。笔架山形奇且牢,上与列宿如相遭。光华照地夜初白,苍翠插空秋正高。大年登楼手可摘,杜甫上天诗更豪。乡人翘首望山斗,我亦念之心孔劳。
吊黄学士三首。宋代。欧阳修。自古兰衰早,因令蕙叹深。书遗茂陵◇,病作越乡吟。蒿里无春色,闽山蔽夕阴。空嗟埋玉树,◇志永沉沉。
覆船山樵歌 其二 响泉。唐代。郑玉。历尽崎岖上碧岑,高山流水似鸣琴。何须水乐寻幽洞,自有岩前太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