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
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二。宋代。李廌。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慎大詹以吴柑见贶。宋代。杨亿。龙阳休说木奴洲,震泽黄柑占上流。承露玉浆仙掌曙,亚霜金颗洞庭秋。香黏素手吴娃丽,泠涤朝酲楚客愁。应似荔支催入贡,随河飞鸟逐鸣驺。
无子自叹。清代。张曼殊。春到园林草尽芽,天桃何事不开花。晓来对镜临妆坐,羞见朝阳上碧纱。
远游。元代。潘音。圣人久不作,大道将已矣。吾生既无之,惟有幸夕死。殷勤谢良友,远涉西江水。方从草庐公,共究鹅湖旨。纷纷朱陆议,窃幸窥端倪。奈何执德偏,一聘翻然起。春秋严内外,乾坤定冠履。西蜀已空亭,箕山仍洗耳。迢迢返岩阿,惟当随鹿豕。
湖上秋日 其一。近现代。徐震堮。虚堂风引隔湖钟,秋在西南八九峰。五尺瘦藤闲挂臂,溪山只觉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