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朗读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朗读
()

猜你喜欢

鴳鹑徒羡大鹏南,驽马终须后袅骖。至理犹删万归一,庸儒刚说二生三。

透关活眼嫌金屑,恋土痴人宿草庵。寄与云川贤太守,洗心涤虑与君参。

()

庆元三年中元日,是夜更馀惊月蚀。须知秽巷亦喧呼,见说清台正推测。

昏昏已作赤朱红,闪闪犹成墨漆黑。磨刀急斩虾蟆精,天眼光明无变色。

()

玉堂看到午阴移,日暮春风下直迟。误喜交番旗脚转,隔墙送过小桃枝。

()

云物阴寂历,竹木寒青苍。水冷鹭鸶立,烟月愁昏黄。

()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擅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作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

月下来过月下归,银灯照影著秋衣。裙腰剩得篝香暖,掠鬓仍开匣镜晖。

花里送郎真草草,人前见妾莫依依。钟情不比闲情样,踪迹何妨一日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