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草茅软,马首路平宽。
叹老龙锺态,伤春料峭寒。
月檐茅影乱,风瓦竹声乾。
喜从佳公子,诗成槊在鞍。
诗一首。宋代。李廌。江皋草茅软,马首路平宽。叹老龙锺态,伤春料峭寒。月檐茅影乱,风瓦竹声乾。喜从佳公子,诗成槊在鞍。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五。宋代。蒲寿宬。白露零高寒,西风满原野。浊酒欢重持,黄花笑盈把。诗句斐莫裁,秋容浩难写。岂为今日娱,逢之百世下。
答张参知留别之作。明代。黎民表。扁舟南下意迟迟,忽复西游叹路歧。久客蛮中愁毒热,将还宣室有佳期。交欢正忆风尘际,戎马深怜去住时。此后音书倍难寄,楚云燕雁各参差。
题背面美人图。明代。谢榛。无那琵琶曲,重弹调转凄。自伤倾国色,故作背人啼。太液秋光冷,长门夜月低。流莺何意思,飞过掖庭西。
还自庐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其一。明代。娄坚。巢湖亦云险,旷焉豁心胸。于时雪初霁,山高玉众巃。嵷山亦逦迤,拱揖互为容。风帆顷刻过,我目不得穷。但见连樯来,横亘若垣墉。缅怀草昧初,舟师汇元戎。至今赵与俞,庙食崇元功。奈何濡须坞,纷纷斗枭雄。非无爪牙士,所攀非真龙。信知圣人作,万象开晦蒙。
成父弟作书室于前山举予旧名堂日青毡以榜之。宋代。赵蕃。避地初尚走,吾家住瑞峰。曾门有遗刻,一代仰高踪。几恨烟霞隔,忽欣窗户逢。眼明聊隐几,足倦免扶筇。
送李仲西都谏节推大名。明代。王立道。未厌承明直,那堪祖道看。象刑清禁甸,持节渡桑乾。朝下衣香在,焚馀谏草残。霜枫迎去马,似照寸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