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盖有道,迂叟真名论。
不困在徐行,不跌由足稳。
斯言可铭佩,万事为节撙。
推之为躬行,天下国家本。
上山。宋代。李廌。登山盖有道,迂叟真名论。不困在徐行,不跌由足稳。斯言可铭佩,万事为节撙。推之为躬行,天下国家本。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唐代。张说。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静闻宫漏疏,卧视庭月满。开炉命温酎,中夜发清管。风送关山长,气遒星岁短。寓言情思惬,适兴真意坦。寰中病羁挂,方外嫌纵诞。愿君乐盛时,无嗟带纕缓。
读两生艺。明代。曾曰唯。词赋壮夫羞不为,而况区区事训诂。英雄气短无奈何,一半从今半学古。史迁班固大文章,缩足偻行循八股。安排虫臂削鼠肝,焉用丈夫力如虎。三百年来王制严,糊目经生无所睹。青苗剜目未糊心,不过当时小民苦。帖括封锢天下士,甚于坑焚王介甫。志士强颜负起衰,区区聊复齐变鲁。我今屈曲鬓成丝,安置此身何处所。一时出处千古名,二者计之去十五。老牛局蹐观快犊,两生奇文灯下读。喑哑叱咤亦足豪,颖脱而出定可卜。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其四。唐代。杜甫。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古意送蒋中丞抚赣州 其一。明代。顾璘。峨峨衡山岳,奠彼朱方尊。洪濛判清浊,屹与三光存。旷视眇六合,泰华相弟昆。培塿一拳石,琐细安足论。蹇予窜南粤,始获窥㠝岏。穷高历参井,大观惊心魂。仰凌云汉阔,俯厌匡庐繁。匪见东海若,讵惭河伯源。
诗品二十四则。形容。唐代。司空图。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