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乘冬校猎回,钩陈平野转瑶魁。
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
得携风毛随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
词臣定有长杨赋,翰墨能销几许才。
从猎晚归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学士。宋代。宋庠。天子乘冬校猎回,钩陈平野转瑶魁。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得携风毛随禁仗,犒勤霞液出仙杯。词臣定有长杨赋,翰墨能销几许才。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二月五日雪。宋代。梅尧臣。二月狂风雪,寒威晓更加。省闱轻忌粉,苑树暗添花。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紵麻。冻吟谁料我,相与赌流霞。
送赵冶晦之。宋代。袁燮。谢公中年后,畏与亲友别。岁月苦不长,交情固难辍。况於桑榆景,抚事心欲折。一朝舍我去,遂恐成永诀。感君遇我厚,肝胆每倾竭。惓惓仿斯时,言论多激烈。忆君哦松日,志操已超越。庾台欲推荐,风之使来谒。耻於呈其身,保此端以洁。君今宰壮县,便道理舟楫。不骑京国鲸,不改岁寒节。升沈分自定,义理我所说。黎甿久困穷,恩惠思周浃。奸欺巧蒙蔽,精神要昭彻。邻境犹绎骚,武备不可阙。弓兵暨保甲,阅习贵严切。悬赏劝之射,人人艺精绝。莫言一邑小,振作在贤杰。士气苟奋扬,威声必震叠。自怜老县病,羡君健而决。老病保余生,健决广贤业。自期素不浅,有志终炜烨。日诵论孟书,端如明鉴揭。圣贤以为法,今古同一辙。便邮频寄音,解我寸心结。他年再卖希,伟论起衰怯。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宋代。梅尧臣。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宿雪竹山同茹蘖大师夜话。明代。王夫之。不知情在与无情,丈室挑灯魄自惊。海溅云飞千嶂断,烟笼雪压一枝轻。破船载月浮寒水,别路寻芳驻晚晴。自擭杨坟茎草绿,春归闲唱踏莎行。
题画扇寄溧阳史巽仲年丈 其一。明代。张弼。花落江城寂寂春,柴扉深锁碧山云。溪头有棹閒如许,忙杀斜阳欲渡人。
徐瑞卿给事所藏仲姬墨竹引。明代。郑善夫。田郎掉臂登我坛,手持一轴青琅玕。云是仲姬真迹留世间,徐卿得之岁应寒。烟波淋漓洒不乾,蜩腹蛇跗古所难。风梢露叶仅尺许,远势翻在青云端。燕山六月雨不止,暑气如焚汗如洗。那知此君入我侧,便有秋声落吾耳。偪侧未枕洞庭流,虚无更忆潇湘水。君不见洋州文学士,渭川千亩不盈咫。笔锋取自心眼底,但见鹰鹯随兔起。又不见前时萧恊律,能工水墨古无匹。疏寒不作筠粉态,瘦劲独得箫韶质。萧郎丹青久绝笔,洋州袜材谁祖述。胜国诸贤各擅场,只数仲姬入其室。至大由来二百春,墨痕缣素看犹新。得非尤物自有鬼神护,无乃好事者摸拟希其伦。于乎貌物非物人非人,天地亦到么么津。徐卿画本且莫论,眼前万事谁伪真。